6165cc金沙总站赵立平教授的研究团队历时4年对小檗碱预防代谢综合征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他们的论文2012年8月3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发表。
很多中药的成分不进入血液,但是却有确切的疗效,其机制困扰学术界很多年。现在,一种新的观点开始受到重视:很多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结构失调有密切关系,这些中药有可能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来发挥疗效的。如今,小檗碱开始成为一个被研究得比较清楚的例子。
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也叫黄连素,是一种治疗细菌性腹泻的非处方药。近年来,上海瑞金医院宁光教授的课题组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发现,小檗碱对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但不清楚其作用机理。在很多关于小檗碱作用机理的体外研究中,小檗碱的使用浓度都在毫克级,但大量的药物代谢、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小檗碱的生物利用度很低,口服后很难入血,基本都以原药的形式从粪便排出体外,血药浓度只能达到微克级。按照药理学的观点,一个药物如果不能入血是不能发挥作用的,因为药物靶点是在细胞上的,需要通过血液把药物输送到作用靶位。因此,虽然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表明小檗碱对代谢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关于作用机理却有争议。
2004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结构失调的肠道菌群可能会造成内毒素入血,诱发慢性炎症,从而破坏胰岛素受体、损害血管,干扰脂代谢过程,造成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赵立平教授的研究团队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会刊》(ISME J)发表的文章也表明,高脂饲料可以破坏肠道菌群结构,造成可以产生内毒素的条件致病菌的数量上升,可以保护肠屏障的有益菌的数量下降,从而引发慢性炎症。据此,“我们推测,小檗碱可能在穿过肠道时,会改善肠道菌群的结构,减少内毒素入血,减轻慢性炎症,从而达到治疗或者预防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目的。”赵立平教授说。
于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下,赵立平教授的研究团队以大鼠作为模型,用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在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灌服一定剂量的小檗碱,结果表明,小檗碱有效防止了高脂饲料引起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他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动物的肠道菌群结构,结果显示,小檗碱非常显着地改变了动物的肠道菌群结构。他们从将近5000种细菌中鉴定出在小檗碱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化的268种细菌,其中,175种的数量会下降甚至消失,之中不少是有害菌;93种的数量会上升,特别是有两类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的细菌明显被小檗碱富集。他们测定了血液中的内毒素载荷量和各种炎症指标,结果表明,小檗碱可以显着降低血液中内毒素的含量并明显地减低炎症。因此,小檗碱可能通过降低各种病菌和杂菌的数量,减少进入血液的抗原量来降低炎症,预防高脂饲料带来的代谢损伤。
另外,近年来也有很多报道,发现短链脂肪酸例如乙酸和丁酸可以与肠道的G蛋白偶联受体41、43结合,调节免疫、减低炎症。因此,小檗碱可能对肠道菌群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减少免疫毒素、增加抗炎因子,最后都指向对炎症的减轻。由于炎症是推动代谢损伤的重要免疫过程,减轻炎症就可以避免或者改善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