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再次向世人展示了我国对人才的高度重视。
高校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人才是其加快科研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制约其科研创新的重要因素。围绕如何破解人才无序流动与人才评价“四唯”现象、国家人才战略如何进行规划与顶层设计等议题,当天,中国科学报社与同济大学联合举办第九届创新中国论坛·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论坛,邀请多位院士、学者展开讨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6165cc金沙总站院长邓子新应邀做题为“人才之本 学科之魂”报告,透过上海交大生命科学发展轨迹谈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多年来,我一直在基层,在系、学院层面工作,也做了很多年院长。尤其是在6165cc金沙总站,我经历了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甚至是由弱变强的全过程。因此,我想通过梳理上海交大生命学科的发展轨迹,来谈一谈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最初,上海交大的生命科学只是一个系,后来遵从钱学森的建议,在系的基础上建立学院,开启了“理工生”的交叉发展之路。
根据生命科学生物种类多,基础和应用涉及面广,学科交叉性强、发展快,传统学科与现代学科跨度大等特点,在建院初,我们就思考,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时,如何兼顾传统学科与现代学科交叉。最终,确定了及早布局小学院、大学科,满足未来综合性人才培养,并建立与这种目标相适应的师资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大方向。
起初,学院小,只要是人才就引进。汇聚的人才脚踏实地从头开始,把握好科研方向,构成了学院最初的自由式发展阶段。慢慢地,一些平台逐渐建立,加强了人才引进方向的布局,逐渐集聚了众多科研成果卓著、学术造诣深厚的著名学者群体。
学院经历了从自由式发展向布局式发展的“凝特聚优、由弱攀强”历程,诠释了人才的汇聚效应是学科建设的基石。
在用好人才的过程中,群体效应,尤其是群体聚变的效应能否发生,如何产生?这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和根本问题。如今,学院集聚了一大批治学严谨、年轻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并逐渐形成彼此关联的学术团队,在人才金字塔中的作用更坚固,更持久。他们中间有戴“帽子”的,也有很多没戴“帽子”,但却发挥了核心作用的。他们共同推动着学院不断取得新成绩,攀登新高峰。
优势的群体精彩呈现,支撑并牵引着学科的全面发展。一个领军人物就像一个火种,能点燃熊熊烈火,能孵化出众多人才,并把一个群体做大做强。随着不同方向的领军人物向多元化发展,硕果也不断涌现,事实证明,人才的“群体效应”是学科发展的根本。
此外,我觉得,健康的“沃土文化”是“人才效应”的灵魂。
我们有深入人心的学院文化,其中,有规范个人的,也有规范集体的,还有规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或校内与校外同事关系的整体的文化理念。其精神内涵,就是通过共荣文化引领健康的行为规范和共同的价值认同,来谋求整体的发展。
总而言之,学科要发展就要汇聚人才,并通过文化凝练和引领把人才用好,催化他们在一起产生聚变效应,才能在未来真正打造生命科学领域的全球影响力。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王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