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最宝贵的积淀——我在交大这九年
1988 级本科生李振彪
编者按:李振彪,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1988 级本科生,毕业后曾留校工作五年,之后创 立了鼎芯半导体公司,为中国 3G 手机业务填补了技术空白。他所在的班级设立了“上海交 通大学1992届17181班校友助学金”,共六年,30万元,资助了一大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李振彪学长精彩的人生经历和卓越的成就令人称赞,他表示自己的成就与当初在交大学习 工作经历密不可分,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学长回忆他在交大时的那段青葱岁月和不断拼搏奋 进的人生旅途吧!
从生物化学工程到电子工程,交大给了我无限可能
1988年的9月,我从江西“瓷都”景德镇来到6165cc金沙总站求学。当年填志愿时,“北 清华、南交大”,交大名气非常大,考虑到当时的交通因素,家在江西的我就近报考了上 海交通大学。在那个年代,国家对生命科学大力宣传,在报刊、电视上经常能看到对这项 新兴技术的介绍,因此在专业方面我选择了生物化学工程。就这样,我成为了生物科学与 技术系生物化学工程专业 17181 班的一员,开始了难忘的大学四年生活。
我刚入学时,是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建立的第二年。建系之初也面临诸如师资力量不足 等重重困难,生物化学、微生物等课程甚至需要从别的学校请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有的同 学会抱怨,但我看到的更多是当时的系领导赵振斌、罗九甫等老师在为我们系的发展不断 努力。我大四时的毕业设计是在朱章玉老师研究所完成的,指导老师是李道棠。当时朱老 师的研究所和系是相独立的,后来我们系请朱老师来做系主任,整个研究所也与我们系合并, 这大大增强了师资力量,比如说其中就有林志新老师。如今我们学院的专业实力、师资力量、 硬件设施都非常雄厚了,与建系之初是天壤之别,这也是几代生科人不断奋斗的结果。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6165cc金沙总站还是一所十分典型的工科院校。我们专业的培养计 划中有许多工程类课程,从普通物理学、微机原理到电路实验课、金工实习、生产实习, 这些课程的安排为我的工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三那段生产实习的经历格外难忘,我们 是在上海市制药三厂进行为期几周的实习,制药三厂的主要产品是抗生素,在那儿我们第 一次看到如何通过发酵、萃取再结晶这整个流程将一系列抗生素活性成分提取出来。大四上微机原理时,老师说其实这门课对你们专业的学习来说没什么用的,只是交 大作为工科院校强制规定每个班都要上。但没想到当时看来许多没用的课,后 来我都派上了用场。
1997年,我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结合当时的就业前景,在专业选择上, 从生物化学工程到电子工程,我完成了一次跨越。博士期间我主要是做集成电 路的设计,以前学习的物理、数学、微机等课程为我新专业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修完三四门本科课程后我便开始了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在此非常感谢学校、 院系广阔的课程设置以及对学生工科思维的培养,使我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实现 的从生物化学工程到电子工程的大幅度跨越!
在交大工作这五年,励志成为第一等人才
1992 年毕业之际,由于我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我被留 校做系思政教师,担任我们系的分团委书记,并且作为 92 级的班主任。
那时交大的整个重心还没有向闵行校区转移,大部分老师还都在徐汇校区, 包括我们系的实验室也还在徐汇校区,所以在闵行校区的主要是学生。我留校 后住在闵行校区,那时我们系的佘蔚芝、唐涌濂老师夫妇也住在闵行,系总支 副书记胡连发老师,系办公室主任陆秀英老师也经常来闵行。我们这几位老师 平时与学生经常接触,共同带了系里的几届学生。我平时很关心学生们的学习 生活,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和他们间的许多人至今还保持着联系。
在交大工作的后两年,我被调到了校团委,成为负责整个闵行校区学生工 作的校团委副书记。当时的校团委只有四个人,其中金梅老师现在是上海浦东 新区区委常委,林立涛老师是交大学指委秘书长。
在交大工作这五年,不论是接触到的交大学生还是一起工作的同事,都是 非常优秀的人才,与他们在一起,培养了我优秀的职业习惯,他们激励着我不 断努力,励志成为第一等人才,不论之后从事什么领域,都要精益求精。
1997 年我离开交大前往美国继续深造,从读第一门电子类的课算起,我从 事电子工程领域有二十年了。刚开始转专业到电子工程领域时我无法做到很好, 但 2 年 3 年……我一直不断探索,毫不懈怠,我用六年时间取得了博士学位, 并且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如今我有4项作为第一发明人的美国专利,4项作为第一发明人的中国专利,2 项作为第二发明人的中国专利,共 10 项专利。 在电路设计领 域最顶尖的期刊,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固态电路》上,我作为第一作者也 发表过 3 篇文章。我没有走学术路线,而是在工业界做实业,因此我的主要任务不是发论 文而是做产品,这些专利、论文都是我在研究开发新产品过程中的副产品,但在电子工程 领域也是比较大的成就了。
2006 年我选择回国,做出这个选择是受我在交大五年工作经历的影响。我博士毕业后 在美国工作时发现,当时的 FM 芯片,在中国出口时毛利率近 70%,比如这款芯片卖 10 元 人民币,而它的成本只有 3 元。这时我在想为什么不回国,自己开发制造一款只卖 5 元的 芯片呢?在交大这个高端人才聚集的地方工作五年的经历,使我对国内的人才质量非常有 信心,并且相信国内还有许多领域的潜能没有释放出来,我们完全有能力开发出属于自己 的芯片。于是我选择回国创业,和同事创立了鼎芯半导体公司,使一款手机内置的 FM 芯 片国有化,极大地降低了该芯片的价格。我们还做出了国内第一款手机射频芯片,这个技 术以前国内是没有的,当时做出来时在国内是相当轰动的。然而在这些项目中我们公司并 没有赚到什么钱,公司运营了 5 年后也没有继续做下去了,但这期间我们开发的产品大大 降低了国内芯片的价格,使消费者从中受益。之后我重新加入了澜起科技公司,继续从事 集成电路设计,成为该公司的高级工程总监。恰逢中国近十年来的飞速发展,这家公司从 最初加入时的一百多人发展为现在的六百多人,前年也在美国上市了。
从进交大求学到现在的近三十年,我在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上做出过许多选择,现在 回想起来这些选择的大方向都是对的。正是在交大这四年学习和五年工作的经历,让我接 触到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激发我不停朝着第一等人才的目标迈进。从到美国学习电子工 程到选择回国创业,再到如今成为一家蓬勃发展的大公司的高级工程总监,这一路都受到 在交大所见所闻所学的启迪,因为交大教会了我,不论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
17181 班,我们永远的班级
说到 17181 这个班号,承载着无数美好的大学回忆,如今这一幕幕仍然历历在目,同 学之间也还保持着频繁的联系。17181中的每一个数字,我如今都还能准确记得其中的含义。 “17”代表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是交大的 17 系,“1”代表系内的生物化学工程专业,“8” 代表我们是 1988 年入学的,“1”则代表我们是一班。
本科期间,我是我们班的班长,经常组织一些班级活动,比如植物园参观、篮球赛、班级晚会等,班级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大学前三年我们的班主任是胡连发老师, 他专门负责学生工作,在他的组织下,我们会有许多党团组织活动。胡老师 花很多的时间在我们学生身上,他是我大学期间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大四 时系党总支副书记罗九甫老师成为了我们的班主任,罗老师本身是复旦大学 的研究生毕业,自己也是专业教师,给我们上酶工程的课。罗老师教学严谨, 平易近人,我们班可以说是非常荣幸了,像这样党总支副书记兼任班主任的 情况是非常少的。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为人处世,我们都从罗老师那儿学到 了许多。
一转眼近三十年过去了,班级同学间仍保持着当初宝贵的友谊。现在我们 班在上海的同学最多,有十几个同学,每年都会组织同学聚会之类的活动。在 2012年我们毕业20周年之际,我们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同学聚会,世界各地 的同学们都赶回来了。我们返校时了解到学院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困难,就 一直把这件事记在心上。在毕业 20 周年聚会上,徐祖颉、杨东、陶征宇等同学 便提出了向学院捐赠助学金的想法,作为对学院的回馈。这个想法一提出,班 上同学积极响应并踊跃捐款,很快就筹集了 15 万元资金。我们以一个班集体的 名义,与学院签订捐赠合作协议,设立“6165cc金沙总站 1992 届 17181 班校友助 学金”,用于资助6165cc金沙总站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本科生。这个助学金 设立期限为 3 年,资助金额为每学年人民币 5 万元。到 2015 年,助学金 3 年期 满后,我们希望能够长期把该项助学金做下去,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帮助学 弟学妹们顺利完成学业,于是我们又捐了 15 万。现在已经是“17181 班校友助 学金”第二期了。这个以我们班号为名的助学金大大增强了我们的班级集体荣 誉感,17181 班是我们永远的班级!
现在回想起来,个人的命运真是和院系、学校乃至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当初刚入学时,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还是一个刚设立的小系,发展上遇到诸多 困难,很荣幸自己也是系早期建设的一份子,能为系的发展做出点滴贡献。 如今,当初的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已经发展成为了拥有二十年建院历史的生命 科学技术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生命 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我本人也正好赶上了近十年来中国的飞速 发展,电子行业日新月异,因此在这样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有所成就。正值6165cc金沙总站建院二十周年之际,祝福我们的学院在新的征程中取得更加卓越的贡 献,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后记:有幸能够采访到李振彪学长,与他交谈使我感受到了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 儒雅,他以缜密的逻辑、生动的描述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常常流露出对交大对学院 的怀念与感激。李学长表示,时光过得很快,一转眼自己与交大已经结缘近三十年了, 也到了该给后人讲故事的年纪了,希望自己的经历可以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启迪与激励。 作为采访者与记录者的我受益匪浅,并将李学长的口述整理成这篇文字和大家一起分享, 共同收获并成长。